生活的旁观者

  Forest_Wang  
Piano Trio No. 6 in G Major, K. 564: III. Allegretto - Haydn Trio Eisenstadt/Eisenstadt Haydn Trio

欢喜

古水:

莫扎特「G大调第六号钢琴三重奏」
末乐章: 小快板
(Piano Trio No. 6 in G Major, K. 564: III. Allegretto)

        钢琴三重奏由巴洛克弦乐三重奏发展而来,J. 海顿为后者加入一把小提琴,实现了声部间的最大均衡与默契,从而确立了弦乐四重奏在室内乐体裁中的王者地位,而沃尔夫冈·阿玛丢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27-1791.12.5)则在前人基础上,将四乐章精简为“快-慢-快”的三乐章形式,并以音域宽广,音量宏大的钢琴对音乐发展作全局掌控,让小提琴甜美的歌喉与大提琴深沉的呼吸巧妙统一在乐思的自然流淌及乐旨的完美阐释中,体现室内乐精巧雅致之余,更彰显对称和谐之艺术美感。
        除去K. 498(原本为钢琴/中提琴/单簧管所作),莫氏共作有严格意义上的“钢三”六部,大都是其在30岁后写于维也纳(K. 254例外),即后世所称的“维也纳钢琴三重奏”,节奏明快、旋律柔美乃其共有特性,乐器间的对话更是引入了作曲家已臻醇熟的协奏曲及歌剧独唱的处理手法,主题与伴奏、织体与层次更趋细腻丰盈,创作者的艺术情趣和人生况味闪现在每一组跳动的音符间,平静地诉说着音律之上的生命真谛。
        K. 564,完稿于1788年秋,末乐章回旋奏鸣曲式呼应首乐章的欢快跃动,弦乐在高低音部的风趣对答无疑是最富莫扎特率真气质的,钢琴以温婉却具说服力的触键极好地协调声部间的速度、力量与音色,情感表达在不紧不慢中尽显一份矜持的优雅,好似一杯精心冲泡的意式拿铁,奶香、甜味恰如其分地氤氲在咖啡豆醉人的醇芳之中......

演奏: 艾森施塔特海顿三重奏团***
        (Haydn Trio Eisenstadt)

评论
热度(43)
© Forest_Wang | Powered by LOFTER